文稿:梁傲雪 | 攝影:姚予翔
在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日益交融的今天,腦機接口技術正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2024年11月20日上午,由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研究生會、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學生分會共同主辦的 “計電講壇”系列活動在我院一樓報告大廳順利進行。此次活動由學院副院長蒙祖強教授主持,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助理研究員孫光昊博士擔任主講嘉賓,以“閉環腦機接口的設計思路與方法——以疼痛腦機接口為例”為主題,開展了一場精彩的專家學術報告會。
圖1 蒙祖強教授主持會議
孫光昊,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助理研究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疼痛相關的神經環路研究 以及腦機接口應用。2010年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2013年碩士畢業于廣西大 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2019年博士畢業于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2019年至2023年于紐約大 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JingWang博士與ZheChen博士。2023年回國後加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 院徐天樂教授課題組。本次所交流的工作已經發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2)期刊。
會議伊始,孫光昊博士以腦機接口的基礎理論為起點,通過“缸中之腦”的哲學假設及電影《黑客帝國》《阿凡達》中虛拟現實控制的場景,為觀衆直觀地引出腦機接口技術的定義與研究意義。他進一步結合早期的經典實驗案例,講述了腦機接口在高位截癱患者中實現機械臂精準控制的突破性成果,為聽衆描繪了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的可能性。
圖2 孫光昊博士介紹腦機接口定義
在技術分析部分,孫光昊博士重點闡釋了腦機接口的三種主要實現形式(EEG、ECOG、LFP)及其在信号采集中的核心作用。他以麥克風與人聲關系為比喻,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電極在大腦神經活動信号讀取中的技術原理,令複雜的科學概念更易理解。
接着,孫博士報告的核心聚焦于團隊在疼痛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該技術旨在通過非藥物的方式緩解慢性疼痛,突破了傳統疼痛治療的局限性。他從實驗設計到數據分析,系統介紹了研究的實施過程及關鍵成果,并着重探讨了這一技術的實際應用潛力與未來發展方向。報告内容嚴謹而生動,赢得了與會師生的高度評價。
圖3 孫光昊博士介紹實驗過程
在提問環節中,與會師生積極提問,圍繞腦機接口的技術擴展、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學術生涯中的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讨論。
圖4-1 我院學生向孫光昊博士提問
圖4-2 我院學生向孫光昊博士提問
最後,蒙祖強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科學研究需要不斷挑戰邊界、探索未知,希望通過類似的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科研熱情,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同時鼓勵學生們抓住機會,積極參與學術讨論,努力在科研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圖5 我院教師與孫光昊博士合影
此次學術報告會不僅展示了腦機接口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應用,也為師生提供了一個了解跨學科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平台。孫光昊博士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生動的講解,為與會者打開了新的科研視野。師生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報告,不僅加深了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認識,更受到跨領域學習與科研創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