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科研究發展與專業建設專家報告會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騰訊會議号:751 423 292 密碼:123456
報告題目1: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理論及其應用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上午9:00-10:00
報告專家:廖曉峰,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1摘要: 大數據迅速發展成為當今科技界和企業界關注的熱點,大量新數據源的出現則導緻了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爆發式的增長,大數據機器學習在不同應用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已在雲計算、機器學習、智能電網、AI視覺、生物特征識别等諸多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随着大數據時代對數據的需求不斷增加,高效獲取知識逐漸成為機器學習發展的主要動力。機器學習算法在大數據智能分析和處理的應用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針對現有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在處理大數據機器學習問題上的不足,我們專注于提高分布式機器學習背景下算法的性能,包括收斂速度、通信效率、計算效率等。在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基礎上,對資源約束網絡的高效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進行了理論研究。此外分布式稀疏信号恢複具備魯棒性強、計算複雜度低、通信能耗低等優勢,極大地降低資源消耗,我們探索了基于觀測矩陣行分解、列分解和塊分解的稀疏信号重構問題模型的分布式架構,并基于投影算子、圖論和原對偶框架提出了多種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以分布式方式重構稀疏信号,通過稀疏信号和圖像重構驗證了所提分布式機器學習算法的有效性和優越性。
報告人簡介:
廖曉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Fellow,AAIA Fellow,現任重慶大學信息學部副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教育部“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從事人工神經網絡的動力學系統理論、混沌密碼學、雲安全與大數據隐私保護等研究。近三十年來發表刊物論文400餘篇,其中在國際重要刊物,SCI他引2萬餘次,目前H指數為78(Google Scholar)。連續8年入選Elsevier中國計算機學科高被引學者榜單。根據國際guide2Reseach每年會發布一份名為《Top Scientists Ranking for Computer Science & Electronics》的排名榜單,對全球的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學家一千名頂級計算機和電子科學家進行排名,廖曉峰教授全球排名683位。
獲教育部和重慶市自然科學獎勵8項、授權專利6項,出版專著5部。近些年來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擔任了10餘個國際會議的主席和程序委員會會員,他是《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和《電子學報》等國際刊物的副編輯和30餘個國際一流刊物的特邀審稿人。
報告題目2:工控系統安全測試與攻防認證技術及在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實踐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00-11:00
報告專家:田志宏,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2摘要:我國正處于工業信息化轉型階段,即在完成兩化融合的基礎上構建新型工業生态的過程。工業互聯網推動了我國工業産業的發展,在提升産能、縮短供應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網絡安全技術在其中的應用也從單純保障網絡轉變為對生産、運營、産業、供應鍊等一系列生态的保障。報告介紹了在工控安全靶場及相關技術的一些研究成果,利用工控靶場對電力、冶金和石化等場景進行複現,并研究其安全性,最後介紹了結合工控靶場進行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方面的一些工作。
報告人簡介:

田志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兼競評演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網絡空間安全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聯盟常務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CCF傑出會員,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專家委委員,廣東省黨委系統信息化工作專家小組成員。長期緻力于網絡攻防對抗、網絡靶場、主動實時防護等網絡空間安全熱點領域的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先後主持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863課題、工信部項目、國家242課題和中央網信辦課題,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勵4次。發表論文近200篇,著作3部。
報告題目3:信息安全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實踐
報告時間: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上午11:00-12:00
報告專家:向濤,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告3摘要: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信息安全專業響應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的重大需求,緻力于培養一流信息安全人才。本報告從信息安全學科概述、專業綜合改革模式、專業建設培養體系、專業建設主要舉措、學科相關成果、未來改革思路及舉措這六個方面進行介紹,彙報了重慶大學近年來在信息安全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上的一系列舉措與取得的成效,并展望了未來進一步優化專業建設的思路和舉措。
報告人簡介:
向濤,博士,教授,博導,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重慶市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IEEE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保密協會隐私保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路與系統分會混沌與非線性電路專委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鍊、隐私保護、多媒體安全等。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重點項目等2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目前已經在INFOCOM, MM, IJCAI, SIGKDD, ICDE, ICME, ASIACCS等國際學術會議,以及ACM CSUR、TOSN、TOMM, IEEE TIT、TC、TPDS、TIFS、TDSC、TSC、TCC、TMM、TCSVT、TBC、TVT等國際學術期刊上錄用和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獲得WASA、ProvSec等多個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
擔任中科院一區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副主編,CCF推薦中文科技期刊《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編委。并且先後擔任50多個國際學術會議委員會主席/委員,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中國電子學會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餘項。
歡迎廣大師生參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