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電講壇”第6期:
未來可再生能源與電氣化綠色交通一體化的建模與預測
文稿:甘樹锟 | 攝影:楊萱
2023年5月5日下午,由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研究生會主辦的“計電講壇”系列活動第6期在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一樓報告廳進行。本次活動邀請了荷蘭萊頓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林海翔教授,以“未來可再生能源與電氣化綠色交通一體化的建模與預測”為題目,開展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出席本次學術講座的領導老師有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黨委書記鐘誠教授等。
林海翔教授出生于中國廣西,現為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電子、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萊頓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高性能計算、并行與分布式算法、大規模數據建模與仿真分析、計算數學。曾擔任《Journal 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期刊副主編,現任《Big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和《Journal of Algorithm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的編輯。林海翔教授于2009年被授予荷蘭皇家騎士勳章,以表彰他在高性能計算和教育領域所做出的貢獻。他主持和承擔了18個科研項目,總經費超過400萬歐元,發表研究論文160多篇。
林海翔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己的一些主要經曆、工作環境及其部分的研究成果。然後介紹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潔交通的大背景,簡述了多車充電時電網壓力大、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時間長、行駛距離短等現存的問題。由此提出了一個多學科決策支持體系和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更換充電站的電池并使用備用的電動汽車電池作為存儲系統來集成它們(G2V和V2G)。接下來,林海翔教授向同學們講述了多學科決策支持體系的例子:研究未來分布式發電系統的建模和針對風光發電的随機波動設計多層分布式控制算法;利用過去三十多年的全球風光強度曆史數據進行地理分布的風能和光伏發電的穩定性分析與優化;使用城市數字孿生模型對電動汽車使用以及充電和可調度容量建模和預測。随後,林海翔教授對預測模型的數學建模進行了詳細解讀。
最後是座談交流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積極發言。有同學與林海翔教授交流了講座中的數學模型的相關問題,也有同學和林海翔教授讨論了留學的申請方式等等。林海翔教授都分别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解答,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同學們獲益匪淺。
通過本期的“計電講壇”活動,同學們對可再生能源建模預測的具體應用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其不僅僅在學術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也在現實應用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電講壇”系列活動希望同學們能夠加深對科研的認識和理解,以更好地适應未來的社會和職業發展。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參與科研和創新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圖1林海翔教授做報告
圖2 在場師生認真聆聽講座
圖3現場同學們提問